2020年6月

1

《古代中国的宇宙论》

图书信息

作者: []浅野裕一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古代中国の宇宙論
译者: 吴昊阳
出版年: 2020-5
页数: 170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 9787214224187

内容简介及评价:

1972年的马王堆帛书《老子》、1973年的马王堆黄老思想文献《黄帝四经》、1993年的郭店楚简《老子》及《太一生水》、1994年的上博楚简《恒先》等,这些大量的先秦时期出土文献陆续面世,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宇宙论大有助益。得益于这些出土资料,学界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研究有了打破窠臼、大步前进的可能。本书立足于这一状况,重新思考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特性。同时,作者试图从宇宙论的角度,寻找跨越了长达数千年时空的中国文明没能够创造出近代科学文明的原因。

2

《画外之意》

图书信息

作者: 邢义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研究
出版年: 2020-6
页数: 500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67609

内容简介及评价:

孔子见老子和孔子以七岁的项橐为师是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在文献中流传不绝,也留存在汉墓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本书旨在结合文献与图像,通过分析七十余幅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窥汉儒和地方官员的内心世界。下编“画像石过眼录”,详细记述了作者近三十年对此类画像的田野考察经过,并特意多附同一画像的多种资料图片,希望能为读者呈现更多细节和线索。

3

走出唯一真理观

图书信息

作者: 陈嘉映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出版年: 2020-5
页数: 428
定价: 58
装帧: 平装
丛书: 陈嘉映著作集
ISBN: 9787532175468

内容简介及评价:

本书是陈嘉映先生选编自己于2007—2018年间所作演讲、访谈与评论结集。

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

哲学,尤其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

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4

现实的社会建构

图书信息

作者: [] 彼得·伯格/[] 托马斯·卢克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知识社会学论纲
译者: 吴肃然
出版年: 2019-3
页数: 284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
ISBN: 9787301302071

内容简介及评价: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且以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本书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矫治社会学理论的退缩,该书至今仍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

5

《共有的习惯》

图书信息

作者: []E. P. 汤普森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
原作名: Customs in common
译者: 沈汉 / 王加丰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688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光启文景丛书
ISBN: 9787208159747

内容简介及评价:

战后英语世界广受瞩目的马克思主义者,史学巨擘,新左派重要奠基人,与霍布斯鲍姆齐名的思想家

重构社会与文化的里程碑研究,从《共有的习惯》到共同的意识,孕育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汤普森在我眼里是独特的历史学家,他不仅拥有智慧、才华、学识和写作天赋,还能创造出令人望尘莫及的杰出著作。凡是读过他的人都不会忘记。——E. J. 霍布斯鲍姆

粮食骚乱中的民众为何守纪节制,很少趁火打劫?卖妻交易中的女方为何轻松得意,甚至非常开心?喧闹游行中的队列为何只是象征性羞辱,却无实质性伤害?光怪陆离的民众行为到底如何解读?

18世纪的英国,父权衰落,法度废弛,社会急剧转型。失去保护的平民诉诸传统与习惯,捍卫自身权利。他们抵制圈地运动,反对自由市场,逃避资本主义,在与统治者的互惠博弈中,发展出独特的平民文化,成为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先声。

《共有的习惯》对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乡规民俗进行了再考察,对于当年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乡间的风俗,如买卖妻子”“喧闹游行等作了深入的描绘。作者独特的道德经济学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破除理性经济人的迷思,探索人性的多种可能。

6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图书信息

作者: 罗新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出版年: 2019-5
页数: 280
定价: 52.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2666468

内容简介及评价: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7

《十三行小字中央》

图书信息

作者: 江弱水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4
页数: 252
定价: 55.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8199988

内容简介及评价:

从明清之际的劫后野史,到俄苏作家的地下回忆录;

从俄国文学史,到中 国现代小说史;

从 顾随先生的大学讲堂,到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

从为什么杜甫说马的瞳孔是方的,到革命的醉虾是怎样制成的。

【作者如是说】

好书经眼,妙理餍心,自然会有一些小感触,能发一番大议论。但这些文字,我不愿称之为随笔散文,因为从造句到谋篇,往往既不随便,也不散漫。也不算小品文,因为有很多简直是大品。更不是美文啦。世上有一种最恐怖的东西叫美文!——那就什么都不是吧,我写的只是文章

8

《走出孤岛》

图书信息

作者: 吴琦 主编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单读24
出版年: 2020-5-1
页数: 392
定价: 52
装帧: 平装
丛书: 单向街/单读
ISBN: 9787532176120

内容简介及评价:

《单读24·走出孤岛:水手计划特辑》是《单读》在话题、内容与设计上的又一次自我革新。

集中展示单向街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文学活动水手计划的作品成果。刘子超、柏琳、曾嘉慧、冯孟婕、郭爽,五位水手前往帕米尔高原、萨拉热窝、日本长崎、摩鹿加群岛和东南亚等地,发回他们的记录与思考;

首发晓宇的疫区日记系列文章,紧密关注疫情时期人的物理与精神处境;

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合作创立的澳大利亚文学专栏继续更新,走向更广阔的海外文学世界;

诗人杨键对母亲的哀思,在这个生命消逝的时刻格外触动人心;

作者巫昂充满智识的十封信里,洋溢着令人愉悦的洞见;

青年导演唐棣对于影像与文字两重世界的体验,造就了他独特的审美视野……

在这个人人坠入孤岛的时刻,我们选择走向他人,走向世界,走向更广阔的联结

——2020年,在宽阔的世界,让我们做一群不狭隘的人

9

《优雅的守卫者》

图书信息

作者: [] 马特·里克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中信出版·鹦鹉螺
副标题: 人类免疫系统的故事/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与四个人的故事
原作名: An Elegant Defense
译者: 秦琪凯 译 / 林之 校
出版年: 2020-6-10
页数: 395
定价: 6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16481

内容简介及评价:

普利策奖得主新作,书写四段人生与希望、勇气和爱

这是不可思议的免疫系统的奥秘,也是属于时代的医学故事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董晨院士作序推荐

美国亚马逊 National Bestseller

你会读到:

一名几乎可以说是从坟墓中复活的绝症患者

一场抗击艾滋 病毒的医学奇迹

两名女性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攻击自己

从鸡、狗、海星与魔术子弹

到生命狂欢节的不速之客

讲述长达数世纪的科学探索、侦探般的故事

这是属于科学的侦探故事般精彩的探索历史

更是属于人类的希望、勇气与爱的动人篇章

10

《真人不露相》

图书信息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时代华语国际
出版年: 2019-12
定价: 4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37727

内容简介及评价:

1、冯骥才执笔50年小说精粹,亲自审定书名和篇目,成名作、代表作全收录。

2、前半本书,带你读懂天津卫——一幅藏在市井烟火中的津门众生相。

刷子李、泥人张、皮大嘴、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这些都是清末民初天津卫码头上的乡土怪客与民间英雄,性格各色,手艺高超,叫人称奇叫绝,如果没有这些人,就不知道嘛叫天津卫。

3、后半本书,帮你读懂冯骥才——虚构版《一百个人的十年》,真实还原特殊年代的历史记忆。

他们是坏人吗?”——“不是。

他们是英雄吗?”——“也不是。

那他们是什么?”——“是历史。

关于活着、关于苦难、关于人性的真实的讲述,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再现冯骥才亲历的那个年代的生活真相。

4、冯骥才确立了两种文本的写作形式——“俗世奇人半文半白,寥寥数笔,趣致盎然,读来酣畅痛快;现实主义文本的写作则真实而深刻,他把荒唐而残酷的苦难揉碎了给大家看,让人心碎、无奈、流泪、愤慨,但始终真实,永远慈悲,一直关怀人性和社会——这是真正的中国当代文学,是真正的文化英雄。